王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肝部影像检查出现阴影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但需要重视进一步检查可能的原因包括炎症、囊肿、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肝癌。明确具体状况,建议通过病史、血液检查如甲胎蛋白AFP、超声、CT或MRI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穿刺病理做出诊断。
1. 炎症或感染因素
肝部炎症可能是阴影的原因之一,例如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或其他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早期时,通常表现为肝部肿大或组织不均匀。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病毒学检测如乙肝抗原、丙肝抗体确认是否有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休息和健康饮食等是主要治疗措施。
2. 良性病变
肝囊肿、血管瘤等良性病变也可能造成影像检查时的阴影。肝囊肿通常是液体囊泡,血管瘤则是肝脏血管异常扩张的表现。一般来说,这些病变不会转化为癌症。如果囊肿较大、症状明显,可通过微创手术如囊肿开窗术切除;血管瘤若未引起明显不适,通常无需干预,只需定期随访观察。
3. 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需要警惕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瘤的可能,特别是对于乙肝、丙肝患者,或长期酗酒、脂肪肝严重者,有较高的患癌风险。评估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增强CT或MRI可以进一步确定。如果确诊为早期肝癌,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病变、肝移植适用于广泛性病变患者或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术、TACE治疗。
4. 其他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
影像设备分辨率、患者运动等可能导致肝影像中“伪影”的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涉及实质性病变。但仍需要通过重复检查排除潜在问题,及时复查以确认结果。
肝部阴影需要医生专业评估,建议患者如发现此类问题尽快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时间加重病情。定期体检、保护肝脏健康、戒烟限酒可以帮助降低肝病和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