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白血病二次复发存活率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血病二次复发存活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血病二次复发后的存活率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白血病类型以及治疗策略。二次复发后的治疗较为复杂,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个性化治疗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能改善预后。
1、二次复发的原因
白血病的复发多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以及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有关。经过第一次治疗后,某些未被完全消除的白血病细胞可能在后期重新增殖,形成二次复发的病情。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基因突变以及治疗方案不足以根除白血病,都可能成为复发的重要原因。
2、二次复发后的存活率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二次复发后,存活率有显著差异。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二次复发的总生存率相对较低,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儿童患者中可能存活率稍好。复发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通常低于20%。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且新兴的治疗技术可能提高这个比例。
3、治疗策略和建议
为了提高存活率,二次复发后需采用更全面的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例如FLT3抑制剂适用于FLT3突变的患者或BLINATUMOMAB对CD19阳性的白血病有效,针对性较强,有助于提高疗效。
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复发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年轻且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正在成为治疗复发性白血病的一种突破性手段,特别是对于儿童和特定亚型白血病患者显示较高的缓解率。
4、病情管理和生活干预
及时就医和综合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密切配合定期进行骨髓检查和血液监测;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也能提高身体对治疗的耐受能力。心理辅导对患者及家属减轻心理压力十分重要。
白血病二次复发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挑战,但通过规范化治疗、个性化疗法和心理支持,患者依然可能延长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发现病情变化,务必第一时间就医,与专业团队制定精准的治疗计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3岁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可能隐匿,多表现为乏力、发热、面色苍白、易于感染以及皮肤黏膜出血,若出现类似症状需尽早就医并进行血液检查或骨髓穿刺等诊断。 1、疲惫乏力和面色苍白 白血病会导致贫血,从而引起疲惫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贫血的发生是因为骨髓内异常白血细胞增生,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13岁的孩子如果表现出全天乏力、休息后无改善且面色异常苍白,要引起重视。这时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血常规检查,以便发现贫血或其他可能的病因。 2、反复感染或持续发热 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这与异常白细胞的增多有关。由于正常白细胞受到抑制,孩子可能会频繁感冒或感染,甚至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这类发热通常解释不清楚,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如果孩子有持续发热或反复性咽喉炎、肺炎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排查。 3、皮肤及黏膜出血 白血病早期的出血症状多表现为皮肤上莫名其妙的瘀斑、紫癜,或刷牙时牙龈出血增多。这是因为白血病会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导致凝血功能减弱的结果。同样,若孩子常有鼻血、伤口久不愈合或月经出血明显增多,也应做进一步检查。 4、骨骼或关节疼痛 白血病发生时,骨髓腔内的白血病细胞增生可能刺激骨膜,引发骨骼或关节的胀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夜间更明显,且与外伤无关,孩子无法准确描述疼痛出处。家长需关注孩子类似的表现,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 5、淋巴结或肝脾肿大 早期白血病患者可能伴随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位置。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肚子胀,甚至出现摸到肝脾增大。如果发现身体不明原因的肿块,应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和抽血化验。 家长需高度警惕白血病的早期信号,尤其是以上症状持续数周且无缓解时。尽早就医能帮助明确诊断,并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13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