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牙髓坏死后是否还能保留,取决于坏死的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部分情况下通过根管治疗等方法仍可保留患牙。建议及时前往口腔科进行专业评估与治疗,以最大程度保留牙齿功能。
1、什么是牙髓坏死?
牙髓坏死是指牙齿内部的牙髓由于长期感染、缺血或外力损伤而失去活性,通常表现为牙齿变色、咀嚼时不适,甚至完全失去痛觉。这种病变通常伴随炎症或感染,并有进展至根尖周围组织病变的风险。
2、是否能够保留患牙?
牙髓坏死并不等于一定要拔除患牙。如果牙齿结构尚完整、根尖周围组织未出现严重病变或牙根未断裂,通过以下治疗方式仍有可能保留患牙:
根管治疗: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清除坏死牙髓、消毒根管并进行封闭,可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
根尖切除术:如果根管治疗效果不显著,可切除病变根尖部分,阻止感染扩散,进一步保留牙齿。
牙套修复:为避免患牙因治疗后脆弱而折裂,可使用牙套覆盖保护,增加稳固性。
3、如果无法保留怎么办?
某些情况下,牙齿可能已经丧失保留价值,如牙根严重断裂或根尖病变已扩散至不可逆程度,此时需要考虑拔除坏牙,避免感染扩散。拔牙后可选择以下方案修复缺失:
种植牙:目前最接近天然牙功能和美观的修复方式。
烤瓷桥:通过相邻健康牙齿作为支撑恢复缺牙功能。
活动义齿:适用于多个缺牙或全口缺牙的修复。
为了避免牙髓坏死的发生,应注重日常牙齿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龋齿、牙外伤等问题。如果牙髓坏死已发生,必须尽早就医,评估牙齿保留的可能性,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让牙齿恢复稳定状态,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