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指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部分未能传导至心房,导致心跳间歇性脱落。主要与心肌缺血、药物影响或退行性病变有关,需通过心电图确诊,治疗包括病因处理、药物调整或起搏器植入。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在部分家族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SCN5A等基因突变相关。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接触重金属或有机溶剂,可能损伤心脏传导系统。生理性诱因涉及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运动员心脏适应。外伤性原因如胸部撞击导致窦房结区域出血。病理基础涵盖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老年退行性纤维化是最常见诱因。
2.诊断方法
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可见P波周期性缺失,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倍。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发作,典型表现为文氏型(PP间期逐渐缩短后脱落)或莫氏型(突然出现P波脱落)。需结合血电解质、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代谢性疾病。心脏超声评估结构异常,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缺血性病因。
3.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者,常用阿托品0.3-0.6mg静脉注射提升心率,茶碱缓释片200mg每日两次改善传导,异丙肾上腺素1-2μg/min静脉滴注用于急性发作。起搏器植入适用于反复晕厥或心率小于40次/分者,选择AAI、DDD等模式。病因治疗包括血运重建解决心肌缺血,糖皮质激素控制心肌炎活动期,甲状腺功能调节等。生活管理强调避免剧烈体位变动,每日监测脉搏,限制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mg。
4.预后管理
无症状的一型阻滞可观察随访,每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安装起搏器患者需每年检测设备功能,避免强磁场环境。合并冠心病者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8mmol/L,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突发头晕黑朦时立即平卧,记录发作时长,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处理需个体化评估,重点识别可逆性诱因。中青年患者应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患者优先考虑退行性病变。规范治疗下多数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进展为三度阻滞的风险。日常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使用普罗帕酮等钠通道阻滞剂,定期心内科随访可有效维护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