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急性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急性炎症,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完全康复。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或自身免疫反应,治疗需针对病因采取抗病毒、保肝药物或生活方式调整。
1. 病毒感染是急性肝炎最常见原因,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都可能引发。甲肝和戊肝通过粪口传播,乙肝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针对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多为自限性,乙肝需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甲肝和乙肝。
2. 药物性肝损伤占急性肝炎病例的20%,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抗结核药和部分抗生素是常见诱因。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严重时需血液净化。用药前应评估肝功能,避免联合使用肝毒性药物。
3. 酒精性肝炎与短期大量饮酒相关,典型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重症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补充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每日酒精摄入不应超过25克,饮酒前后避免服用解热镇痛药。
4.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需通过抗体检测确诊。轻症可用熊去氧胆酸,中重度需长期服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免疫紊乱的药物。
规范治疗后,80%以上的急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可完全恢复。病毒性肝炎需完成全程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建立用药档案,酒精性肝炎必须彻底戒酒。出现持续黄疸、腹水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这些可能是重症肝炎的信号。康复期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直至肝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