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引起的

呼吸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41次浏览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这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感染多发生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例如学校、幼儿园、办公室等。

遗传因素在支原体肺炎中并不起主要作用,但免疫力较低或者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个体更容易感染。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长期接触二手烟、患病季节(秋冬季高发)以及缺乏空气流通的环境都可能增加传播几率。至于生理因素,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群体,成年人虽然感染率较低但也有感染可能,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支原体肺炎可能在片状肺炎后期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气胸、肺气肿、甚至多脏器损害等危险。

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首选。第一,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每日一次服用,疗程需根据病情控制在7至14天内;第二,对于对大环内酯耐药的患者,可考虑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适合青少年及成年人);第三,严重病例可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饮食上患者要注意补充高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多维生素(如富含维C的柑橘类水果)、热量充足的食物以增强体力;合理多饮水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作为辅助治疗,适当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吹气球,能帮助肺部功能恢复。

为了预防支原体肺炎,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和鼻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强身体免疫力尤为关键。若出现长时间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肺部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来确认诊断并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