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能吃什么

发布时间:2019-03-2658474次浏览

糖尿病是多发生于中老年或者是肥胖患者身上的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此病多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引起,会出现多尿、多食、疲乏无力等症状。还会诱发诸多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对于糖尿病患者忌口非常多的,那么糖尿病能吃什么?得此病后该注意什么?

一、糖尿病能吃什么
  1.无花果:患有糖尿病的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无花果。无花果虽然比较甜,但是它是一种高纤维的水果,里面含有的酸类和酶类是特别多的,对糖尿病人非常的有益,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够有降糖的功效。
  2.火龙果:火龙果对患有糖尿病的人是非常好的。里面所含有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b族维生素等物质能够有效的缓解糖尿病的症状,还有比较好的解毒功效。

3.谷类食物:糖尿病患者多吃一些谷类食物是很好的,玉米、燕麦、荞麦面等食物含有的维生素b和食物纤维非常的多,能够延缓血糖升高。
  二、患有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的监测血糖,其中包括监测空腹的血糖,以及吃完饭后两个小时的血糖状况。而且每三个月需要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2.坚持吃药:就目前糖尿病彻底治愈是极为困难的,所以患有这种病的人一般都是通过药物来控制血糖。所以一定要坚持用药,并且按时按量。
  3.少餐多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每顿吃的食物不宜过多,所以可以选择少餐多食的饮食习惯,这样既能够不让自己太饿,也可以控制好血糖。
  4.注意运动:虽然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过量的运动,但是也不能够完全不运动。可以选择每天在早上或者是晚上散步,糖尿病患者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相关推荐

早晨空腹血糖值为多少算正常
目前认为健康成年人的空腹血糖参考数值是3.9-6.1mmol/L,空腹血糖参考值范围是去医院抽取静脉血检测的静脉血。空腹血糖是至少8小时不进食碳水化合物和含有热量的饮料等,清晨去医院抽血进行测定的血糖水平,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提示空腹血糖浓度升高,此时可能是糖耐量受损的状态;当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时,可能已经是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即OGTT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来进行分析和诊断。糖耐量受损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就应该积极坚持糖尿病饮食调理、坚持运动减肥控制体重,能够降低空腹血糖浓度,否则未来很容易发展到糖尿病阶段。对于通过饮食调节、运动控制体重后血糖水平依然不能达标的人群,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正在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大于7.0mmol/L即可,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小于3.9mmol/L属于低血糖状态,所以在使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不能过度要求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防止出现低血糖休克。
语音时长 02:15

2021-12-30

80716次收听

03:04
糖尿病患者怎么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的控制血糖来说,实际上目前来说可能是常说的叫做五驾马车,一定要遵循五个方面:第一,饮食控制。第二,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做到运动治疗,饮食和运动是治疗基础。第三,在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八大类,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联合来控制血糖。第四,糖尿病病人要进行自我监控,自行监测血糖和尿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用量。第五,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建议患者在正规的医院就诊。
糖尿病如何自查
糖尿病患者可购买测量血糖的仪器,通过空腹测量与饭后测量的结果对比,达到自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表现出的症状,比如乏力、多食,多尿等,或者是长期发展出现的消瘦现象。而且,由于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可综合症状表现以及调查家族患有糖尿病的概率来进行自查。
假性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并不是所有血糖升高都可以诊断糖尿病。假性糖尿病是指原发疾病导致暂时性血糖升高现象,为非正规医学术语。临床常见影响血糖应激因素包括重大手术、外伤、感染、药物治疗、肿瘤等。此类因素去除后,血糖可恢复正常。测量血糖时,应排除应激因素,在患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下,测量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若血糖仍然升高,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临床中部分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都可引起暂时性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可恢复正常。其疾病因素,如生长激素肿瘤等,手术切除肿瘤后,血糖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51

2019-12-06

57372次收听

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
糖尿病虽然疾病的名称带有一个尿字,但是糖尿病的诊断依靠的是血糖而不是尿糖。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用的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有多尿口干、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这些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加上一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毫摩尔每升,或者是餐后血糖超过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的诊断需要两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或者是两次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十一点一,一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加上一次餐后血糖超过十一点一也可以诊断糖尿病。但是大家要注意上面说的,所有的血糖都是静脉血糖,而不是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糖。在欧洲或者是美国,糖化血红蛋白如果超过百分之六点五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6

59421次收听

桥本甲状腺炎严不严重
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不太严重,因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结婚、生孩子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时候,并且表现出了相应的症状,才认为本病严重了。有了相应的症状就要进行治疗。所以桥本甲状腺炎本身而言不算严重。但是有时桥本甲状腺炎是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中一个表现,意味着极少数的桥本病人,患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这个时候,桥本甲状腺炎成为自身免疫病的一部分,就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1:30

2019-06-11

71338次收听

02:17
甘油三酯高的原因
高甘油三酯血症,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第二是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一般和家族遗传有关系。继发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包括药物的使用、不良的生活方式、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首先是药物的影响,一些升高血压的药物和抗抑郁的药物,会造成高甘油三酯血症。肾脏疾病,或者合并有肾脏疾病,患者的甘油三酯也会升高。当然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基因有关系。某些个体的基因,容易使患者稍微吃一点东西,就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值得注意。
糖尿病人要怎么运动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们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运动,最好是在饭后进行运动,如果在饭前进行运动,很容易使血糖或者是其他部位受到影响,而且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要自己把控,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运动时间与项目。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到底能活多久,根据病情的轻重来决定,轻微的糖友只要及时进行科学的治疗,一般对患者的寿命无碍。患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通常存活期限可以在五年以上,糖尿病患者是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的,同时还要坚持服用药物、保证日常饮食的科学、规律地进行生活。
早晨空腹喝蜂蜜水好吗
蜂蜜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但只有喝对时间才能够有益于身体健康。想要充分的吸收蜂蜜当中的营养元素,最好是选择在饭前一小时或者是吃完饭以后两到三个小时,早晨空腹最好是喝白开水而不是蜂蜜水。另外三岁以下儿童、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尽量少喝蜂蜜。
02:03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是上、中、下三消引起。一、上消在肺,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饮水后仍然口渴。喝得多属于肺热,肺燥有热出现口渴。肾气化功能失常,导致膀胱虚寒,水液代谢异常,导致小便多,水分从小便排除,全身水分减少,因此会口干口渴,喝再多水不起作用。二、糖尿病早期以燥热为主,5到10年糖尿病可出现阴虚燥热,之后出现气阴两虚,20年左右出现阴阳两虚;三、糖尿病20多年后,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各种并发症,引起淤血阻络。治疗上应该三焦兼顾,上、中、下焦,三消同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以及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孕妇的发生率要高六倍左右。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如果血糖控制得很好,控制在范围之内,和正常孕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29

56833次收听

02:00
糖尿病诊断标准
体检大部分都是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很少关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由此可以看出,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的测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往往要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不要只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
01:54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本身是不会影响寿命长短的,但是并发症可能会致残致死。糖尿病患者寿命减少,是因为自身血糖控制不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血管、神经的并发症等。单纯的高血糖,死亡几率很小,然而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残疾或死亡。
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升高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使包括皮肤在内的身体各器官发生异常。据报告,30%的糖尿病患者患皮肤病,并且,通常其皮肤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更严重。各种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的皮肤病分别具有不同特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