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风湿免疫科 > 内科 > 高尿酸血症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心律不齐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心律不齐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心悸是心律不齐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患者常自觉心脏跳动强烈或漏跳感。轻度心悸可能与情绪紧张、咖啡因摄入有关,无需特殊处理;若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需警惕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不齐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时,可能引发胸闷或压迫感,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冠心病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时,可能伴随心绞痛症状,需联合硝酸甘油片改善心肌供血。长期胸闷者应排查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病。
严重心动过缓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短暂头晕或视物模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率低于40次/分钟时可能突发黑矇,需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头晕发作时建议立即平卧避免跌倒损伤。
持续性心律不齐会降低心脏输出量,引发慢性疲劳感。房颤患者因心房无效收缩可能导致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或采用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并监测心率变化。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可导致突发意识丧失,属于急危重症。长QT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需紧急使用硫酸镁注射液,必要时进行电除颤。发生过晕厥者须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脉搏节律。若症状频繁发作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中老年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手臂痛抬不起来可挂骨科、神经内科或康复科,可能与肌肉拉伤、颈椎病、肩周炎、神经压迫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骨科主要处理骨骼、关节及肌肉软组织损伤。手臂疼痛伴活动受限常见于肩周炎、肱骨骨折或肌腱炎。肩周炎多因肩关节囊粘连导致,表现为夜间痛和抬臂困难;肱骨骨折多有外伤史,需X线确诊;肌腱炎常与过度使用有关,局部压痛明显。医生可能建议影像学检查后,采用药物或物理治疗。
神经内科针对神经源性疼痛,如颈椎病压迫神经根时,可放射至手臂并伴麻木感。脊髓空洞症或臂丛神经损伤也会导致抬臂无力,需肌电图辅助诊断。若存在手指灵活性下降或感觉异常,需排查神经病变,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药物和牵引疗法。
康复科适用于慢性疼痛或术后功能恢复。肩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可通过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医生会评估活动度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指导拉伸训练增强肌力,必要时结合针灸缓解炎症。
若疼痛伴晨僵或对称性肿胀,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也可能累及肩关节,需检测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治疗以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早期干预可延缓关节畸形。
突发剧痛伴皮肤青紫或畸形时需急诊处理,可能为急性肌腱断裂或血管损伤。心肌梗死偶见左臂放射痛,若伴胸闷需立即排查。急诊科可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和紧急处置。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或重复性手臂动作,疼痛初期可冰敷缓解肿胀。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关节变形需复诊。中老年患者建议定期筛查骨质疏松,补钙联合维生素D预防骨折风险。康复期可进行钟摆运动等低强度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小孩胸片显示肺动脉稍隆突可能与生理性变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评估。肺动脉稍隆突通常由{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心脏结构异常}、{肺部疾病继发改变}、{血管发育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原因引起。
长期呼吸道感染或高原居住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力反应性升高,胸片可见肺动脉段轻度膨隆。患儿可能伴随活动后气促、易疲劳等症状。需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若确诊为轻度肺动脉高压,可遵医嘱使用波生坦片、西地那非片等靶向药物调节血管张力。
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可导致肺动脉血流量增加,胸片表现为肺动脉凸出。患儿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反复肺炎等症状。心脏彩超可明确诊断,小型缺损可能随年龄自愈,中大型缺损需考虑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心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长期缺氧可导致肺血管重构,胸片显示肺动脉扩张。这类患儿常有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急性发作期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溶液、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稳定期建议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肺动脉分支狭窄或发育不良可能造成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胸片可见局限性肺动脉膨隆。多数患儿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区域性肺灌注异常。CT血管成像能明确诊断,轻度狭窄无须处理,重度狭窄需考虑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需监测血管再狭窄情况。
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高心输出量状态可能引起肺动脉压力被动性升高。患儿多伴原发病表现如消瘦、心悸等。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血常规等检查确诊,治疗以纠正原发病为主,如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重度贫血需补充铁剂或输血治疗。
发现胸片异常后家长应记录孩子有无口唇发绀、运动耐力下降等表现,避免擅自使用强心药物。建议选择儿童心血管专科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日常保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避免高盐饮食。定期随访胸片变化,运动强度需根据医生评估结果调整。
乳腺癌患者一般可以喝奶粉,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摄入量。奶粉能为患者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质,但部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或消化功能减弱,需观察身体反应。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或内分泌治疗阶段常伴随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奶粉中的乳糖可能加重腹胀、腹泻。选择低乳糖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减轻消化负担,同时避免高温冲调破坏营养成分。术后恢复期患者对蛋白质需求增加,每日摄入30-40克奶粉有助于伤口愈合,但合并骨转移者需监测血钙水平。放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味觉改变,可将奶粉与谷物、蔬果混合食用改善口感。
使用CDK4/6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时,奶粉中的钙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建议服药前后2小时避免饮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选择脱脂奶粉,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学营养配方奶粉,其含有精氨酸、ω-3脂肪酸等免疫调节成分。家庭自制奶粉饮品时可添加亚麻籽粉增加植物雌激素调节作用,但每日奶粉总量不宜超过50克。
乳腺癌患者饮用奶粉期间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出现皮疹或关节痛需排查过敏反应。治疗间歇期可搭配益生菌奶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选择含维生素D的配方有助于钙质吸收。建议记录每日饮用量及身体反应,营养师可根据治疗阶段调整奶粉种类和饮用频率,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代谢负担。
膀胱结石引起血尿可通过多饮水排石、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膀胱结石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
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自然排出。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同时需避免憋尿。若结石未排出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就医。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坦索罗辛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辅助排石。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结石溶解情况。
适用于直径10-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设备产生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尿加重1-2天,需配合药物排石并复查确认碎石效果。
采用膀胱镜直视下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用于较大或药物无效的结石。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3天,可能出现短暂尿频尿急,需预防感染。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巨大结石或合并膀胱憩室者。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监测出血和感染迹象,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
治疗期间应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每日保持适量运动如步行可促进排石,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术后3-6个月需复查泌尿系超声,观察结石是否复发。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