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抽动症要做磁共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抽动症通常不需要做磁共振,但如果怀疑可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具体是否需要磁共振检查应根据孩子的病情、症状及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决定。
1磁共振的适用情况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神经疾病,通常是短暂性的或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改善。大多数情况下,抽动症并不伴随脑部器质性病变,因此不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然而,如果孩子的症状表现异常,例如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年、抽动表现严重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损害如肌肉无力、单边僵硬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磁共振以明确排查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肿瘤、癫痫或脑炎。
2抽动症的典型诊断依据
抽动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观察,常见症状包括不自主的眨眼、耸肩、清嗓等动作或声音,精神刺激和疲劳可能加重这些表现。医生会通过家长描述孩子的病史以及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量表测评进行诊断评估。如果疑似抽动症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强迫症等共病,医生还可能进行进一步神经心理评估。
3磁共振的检查目的与局限性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清晰度高的神经影像学检查,通常用于诊断脑部的器质性病变,比如脑出血、脑肿瘤等。然而,对于主要是功能性障碍的儿童抽动症,磁共振仅能排除其他病因,无法直接诊断抽动障碍。因此通常将磁共振作为一种排除法,只有在病程表现与典型抽动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建议进行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和检查压力。
4儿童抽动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1行为治疗:行为训练、认知疗法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抽动行为,减少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显著影响学习或生活的孩子,医生可能开出多巴胺拮抗剂类药物如氟哌啶醇、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等,但需谨遵医嘱使用。
3家庭管理:优化家庭氛围,减少心理压力。家长应避免过多指责孩子的抽动行为,鼓励对症状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
4饮食与生活习惯: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如巧克力、可乐,保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抽动行为频率或强度明显增加,或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适当的治疗与管理往往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症状,同时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和心理压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子睡觉抽搐怎么办

小孩子睡觉出现抽搐时,家长应尽快判断是否与癫痫、缺钙或其他疾病相关,并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及时且合适的措施。必要时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确保无潜在重大健康风险。 1可能的原因。 睡觉时抽搐在小孩子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① 癫痫发作:癫痫是儿童睡觉时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当抽搐伴随意识丧失或不正常的肌肉活动。若孩子抽搐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或频繁发生,需高度警惕癫痫。 ② 缺乏微量元素:钙、镁、钾等微量元素不足可能引起肌肉兴奋性增加,导致抽搐。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对这些营养元素需求较高,如果饮食不均衡、肠胃吸收不好,就可能发生缺乏。 ③ 睡眠性肌阵挛: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孩子入睡初期或睡眠深度变化时的短暂抽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健康没有威胁。 ④ 其他疾病或因素:如发热惊厥、脑部疾病如脑炎、脑瘤、低血糖或睡眠不足等原因,这些也会引发睡觉时抽搐。 2如何处理和治疗。 出现睡眠抽搐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 就医检查:当孩子抽搐频繁发生,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呕吐、意识丧失等时,应立即到医院,通过脑电图、血液检查、神经影像学等进一步确诊。 ② 补充营养:对于因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抽搐,建议合理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钙、镁、钾的食物,如奶制品、深绿色蔬菜、鱼虾等。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 ③ 护理与观察:若抽搐是由于睡眠性肌阵挛引起,家长一般无需过度担心,但要保证孩子睡眠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等因素影响。 ④ 用药方案:癫痫确诊后可能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等。用药过程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孩子若睡觉抽搐频繁且无法确定病因,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家长需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记录抽搐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表现,以便医生诊断时参考。通过科学应对和专业治疗,绝大多数抽搐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或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