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去世前反应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患者去世前反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去世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反应,包括低血糖昏迷、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心血管并发症等严重表现,这些反应往往是疾病长期未有效控制或急性并发症导致的结果。及时识别这些征兆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1、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可能因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高、饮食不当或剧烈运动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癫痫发作甚至死亡。症状初期表现为出汗、心悸、饥饿感,随后出现意识模糊、无力,严重时进入昏迷。处理方法包括马上补充糖分,如口服葡萄糖片或糖水。如果患者已昏迷,需立即就医,同时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
2、高血糖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不足,血糖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常见于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但部分2型患者在胰岛功能明显衰退时也可能发生。早期症状包括口渴、多尿、乏力,病情加重后则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呼吸急促并伴有酮味类似水果的气味。严重时患者会陷入昏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胰岛素治疗、静脉输液以纠正电解质紊乱。
3、急性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长期不控制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中断,最终可能因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去世前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在症状出现前毫无预兆。改善心血管健康需控制高血糖,同时管理好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日常注意健康饮食、坚持适度运动。
针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评估全身健康状况,避免各种急性并发症的诱因,如不规律服药、饮食失调或过度劳累。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减少急救延误。糖尿病患者家属也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提前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妥善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死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空腹血糖6.6是糖尿病吗

空腹血糖6.6并不一定是糖尿病,但属于稍高于正常范围的高血糖水平,称为“糖尿病前期”,需进一步检查和干预防治。建议通过空腹血糖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明确诊断,同时调整生活方式。 1、空腹血糖6.6属于什么水平?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当空腹血糖在6.1-6.9、mmol/L范围时,通常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意味着个体的血糖调控能力已出现轻度异常。这种状态需要尽早干预,以免进展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并结合其他诊断标准如任意时血糖≥11.1、mmol/L或OGTT 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 ① 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空腹血糖偏高。 ②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运动不足等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③ 应激状态:睡眠不足、情绪压力和感染都可暂时性升高血糖。 ④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可能促使空腹血糖升高。 ⑤ 身体老化:胰岛负担加重,胰岛素分泌逐渐衰退,也可能使血糖偏高。 3、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建议通过以下检查操作确认血糖情况: ①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标准值为4%-6%,如>6.5%提示糖尿病风险。 ②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给予葡萄糖后2小时检查血糖,≥11.1、mmol/L提示糖尿病。 ③ 重复空腹血糖测量:保持空腹状态再次检测血糖以避免偶然结果。 4、如何干预和预防进展为糖尿病? ① 合理饮食:减少精制糖与高GI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如少吃白米饭、甜点及含糖饮料,可用全谷物、粗粮替代。 ② 适当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等,有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③ 体重管理:肥胖者应通过膳食控制与运动减重至健康范围,体重减轻有利于血糖平稳。 ④ 监测血糖:定期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随时了解身体变化。 ⑤ 药物干预: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控制血糖,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 若空腹血糖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糖尿病相关症状多饮、多尿、消瘦,需尽快就医。 空腹血糖6.6并非糖尿病,但提示风险增加,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如果生活调整后血糖仍未改善,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以防病情恶化。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