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刚出生的婴儿出现黄疸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部分情况也与病理因素有关。家长需要先了解原因,再针对性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
1常见原因之一: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开始出现轻微的黄疸,这属于常见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的血液中有较高水平的红细胞,出生后这些红细胞会逐渐破裂并释放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从而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生理性黄疸通常在7-10天内自行消退,对健康没有影响。
2可能的病理性原因
如果黄疸较重或出现过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与病理因素有关,包括:
溶血性黄疸:常发生于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导致胆红素大量升高。
感染性黄疸:新生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如败血症、病毒感染。
胆管闭锁或肝胆发育异常:这是少数情况下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的疾病。
3严重影响的区别方法
对黄疸的初步观察可以通过按压皮肤或观察眼白判断,一旦发现黄疸加重、持续时间长超过2周、精神萎靡或食欲差,应尽快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检查、肝胆超声等确定具体原因。
4处理方法
对于生理性黄疸: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频率帮助新生儿排除胆红素。
紫外线蓝光治疗:如果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较快,可能需要在医院接受蓝光照射以分解胆红素。
换血治疗:对于严重溶血性黄疸或胆红素水平过高的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换血降低胆红素指标,避免脑损伤。
正常新生儿黄疸是可以被很好管理的,但家长需要密切关注黄疸发展。如果发现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或婴儿伴有其他异常表现,请务必及时带新生儿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