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老年人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控制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治疗,将风险降到最低。以下为详细危害分析及应对措施。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诱因。它会加速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如果长期未加控制,心脏负担过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建议中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异常,并通过限盐饮食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克、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方式维护心血管健康。
2、对脑部的危害
血压波动过高容易引发脑血管病,常见的有脑出血、脑梗塞,还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时会导致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建议每日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血管弹性。同时,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以免血压骤然升高。
3、对肾脏健康的影响
长期高血压可能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导致慢性肾病,严重者甚至发展为尿毒症。为保护肾脏健康,中老年人应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正常,避免高蛋白饮食,定期检查尿常规、血肌酐等指标。
4、其他器官和全身系统的损害
高血压还可能对眼底造成损伤,引发视网膜病变,如出血、水肿;还会损害全身微血管,出现器官灌注不足的状况。如有视力下降、眼花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影响全身代谢,进一步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中老年人应高度重视高血压的管理,建议定期体检,建立血压监测档案,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结合健康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日常护理,坚持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如发现头晕、胸闷、视物模糊等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辅助药有哪些

高血压的辅助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根据病情搭配基础降压药使用,提高降压效果并控制血压波动。同时,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部分。 1、利尿剂帮助排钠降压 利尿剂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分,减轻血管压力,起到辅助降压作用。常见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和螺内酯等。这类药物常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以提高疗效,并适合轻度高血压患者。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因此需定期检测血钾、血钠水平。 2、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脏负担 此类药物通过降低心率与心脏泵血强度,减少血管内压力,适用于压力过大、心率较高的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等。但不推荐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等患者,服用需咨询同时,服药期间应注意缓慢减量,以避免“撤药反应”。 3、钙通道阻滞剂改善血管扩张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阻力。经典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拉西地平等。这类药物适合老年或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减少血压波动。但有些种类可能引起面部潮红、脚踝水肿等副作用。 4、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药物的辅助效果需要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控制钠盐摄入、减少油腻食物、增加钾元素摄入如多吃香蕉、绿叶菜有助于降血压。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可改善心血管机能,减轻高血压的长期风险。 服用高血压辅助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指导调整剂量和种类,不可随意加减药物。长期稳定血压需要药物和健康生活的综合管理,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复诊并检测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