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应该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应该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主要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康复,无特效药物,但可通过对症用药缓解不适,常见药物包括退烧药、止痛药以及口腔护理药物。同时,应注意做好健康饮食和充足休息,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1、退烧药物
手足口病常伴有发热症状,若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以降温。这类药物相对安全,但需严格按照儿童或成人的剂量服用。配合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可以提高退烧效果。
2、止痛药物
如因喉咙疼痛、口腔疱疹引起进食困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有助于缓解疼痛并提高进食量。另一种非药物方式是饮用常温或略冰凉的流质食物,既能够避免刺激疱疹,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作用。
3、口腔护理药物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口腔内的疼痛性溃疡和疱疹。可以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含抗菌成分或康复新液修复黏膜,对患处进行辅助治疗且缓解不适。同时,用淡盐水或医生开具的漱口药液每天早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4、健康饮食与饮水
患病期间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稀粥、面条、温凉的牛奶或果汁,尽量避免酸辣刺激食物。充足饮水不仅有助于代谢排毒,还能缓解因发热导致的机体缺水情况。
5、预防药物滥用与就医建议
手足口病无需使用抗生素,因其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呕吐、抽搐、精神不振等重症信号,需立即前往医院诊治,医生可能会针对病因采取抗病毒治疗或静脉输液。
手足口病可通过合理用药与科学护理辅助身体恢复,但若症状加重需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迁延或并发脑膜炎等严重问题。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或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八个月宝宝37.9算发烧吗

八个月大的宝宝体温达到37.9°C可认为是低热,发热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环境过热或出牙,但无需过度紧张。家长需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适当降温并密切监测体温,如高于38.5°C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体温标准与低热应对:正常情况下,宝宝腋下体温在36.5°C-37.3°C之间,超过37.4°C即为发热。37.9°C属于低热范围,此时应先排查外界影响,例如环境温度是否过高,衣物是否过多等,尽量为宝宝营造舒适的环境。可以适当开窗通风,减掉多余衣物,并给宝宝补充适量温开水。 2、可能原因一:感染。常见感染包括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会伴有流鼻涕、咳嗽或食欲减退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需重点观察孩子精神状况。如果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其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严重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 3、可能原因二:出牙。很多宝宝在长牙时体温也会轻微升高。这种情形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帮助宝宝缓解不适,例如使用干净的牙胶或擦拭流口水的部位预防皮疹,如果体温不超过38°C,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4、可能原因三:疫苗反应。如果宝宝近期接种了疫苗,发热可能是常见的疫苗反应。这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控制体温,但严禁私自用药,需咨询医生确认。 5、持续高热或异常症状的警示:如果体温超过38.5°C或宝宝出现精神差、嗜睡、持续哭闹等情况,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医生通常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症状采用血液检查、肺部拍片等诊断方法,并决定是否需要退烧药物或进一步治疗。 宝宝健康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体温37.9°C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但家长需具备科学的护理和判断能力,必要时果断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