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括哪些

糖尿病肾病治疗需综合控制血糖、血压及肾功能保护,核心措施包括药物干预、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
1. 血糖管理
严格控糖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基础。口服降糖药中,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能减少蛋白尿,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兼具降糖和肾脏保护作用。胰岛素治疗适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帮助优化控糖方案。
2. 血压控制
目标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下。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和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是首选,既能降压又可降低尿蛋白。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作为二线用药,利尿剂(如呋塞米)用于合并水肿患者。家庭血压监测应每周不少于3次。
3. 肾功能保护
限制蛋白质摄入至0.8g/kg/天,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需转诊肾内科。必要时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
4. 并发症防治
纠正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补充以静脉铁为优。控制血磷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配合磷结合剂(如碳酸镧)使用。维生素D缺乏者需补充骨化三醇,同时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糖尿病肾病需终身管理,每3个月应复查肾功能、眼底及心血管状况。患者需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足部护理、感染预防和药物依从性。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显著改善预后,营养师指导的个性化饮食方案与运动康复计划不可或缺。病情稳定期也应保持每半年一次的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