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肺是怎么引起的怎么治疗

气胸是气体异常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的急症,主要分为自发性、创伤性和医源性三类,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观察、穿刺抽气或手术治疗。
1. 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因肺尖部胸膜下微小肺大疱破裂所致。继发性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基础肺病相关。典型表现为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气带。少量气胸(肺压缩<20%)可卧床观察,中大量需行胸腔穿刺抽气,复发性气胸建议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
2. 创伤性气胸
胸部锐器伤、肋骨骨折刺破肺组织是常见诱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钝性伤也可能导致。开放性气胸需立即用无菌敷料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需紧急针头减压。所有创伤病例均需CT评估是否合并血气胸,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严重肺裂伤需开胸修补。
3. 医源性气胸
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医疗操作可能误伤胸膜。机械通气患者出现气道压突然升高需警惕气压伤。此类气胸通常症状较轻,但呼吸机依赖者可能进展为张力性气胸,需立即调整呼吸机参数并行引流处理。预防措施包括超声引导下穿刺、控制潮气量等。
日常护理强调戒烟以减少肺大疱形成风险,慢性肺病患者应规范治疗原发病。航空旅行、潜水等高压环境活动前需经专科评估,既往气胸患者运动时避免屏气动作。突发胸闷气促应立即就医,延误处理可能引发呼吸循环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