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主要由免疫系统受损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激活或新近感染引起。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需同步进行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处理方式主要有早期诊断、规范用药、免疫重建、并发症管理和营养支持。
1、早期诊断:
艾滋病患者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病可疑症状时,需进行痰涂片、痰培养、胸部影像学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出现假阴性,需结合γ-干扰素释放试验提高检出率。早期诊断可避免病情进展为播散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
2、规范用药:
抗结核治疗需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方案,疗程通常需延长至9-12个月。需注意抗结核药物与抗病毒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利福平会降低部分蛋白酶抑制剂血药浓度,必要时需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3、免疫重建:
在抗结核治疗2-8周后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可能加重结核病灶反应,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常无需中断治疗。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将CD4+计数提升至200个/μL以上,可显著降低结核复发风险。
4、并发症管理: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异烟肼可能导致维生素B6缺乏性神经炎,需预防性补充维生素B6。对于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心包炎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5、营养支持:
艾滋病和结核病均为高消耗性疾病,患者每日需增加20%-30%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B族、D等微量营养素。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选择牛奶、鸡蛋、瘦肉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必要时可使用营养补充剂。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2500-3000千卡热量,蛋白质达到1.5-2克/公斤体重。适当进行散步、呼吸训练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良好,每日紫外线消毒,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和CD4+计数,出现咯血、意识改变等急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