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b超能做出来吗 肝硬化做六个检查可知

肝硬化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确诊需结合肝功能检测、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胃镜检查、肝纤维化扫描等六项检查综合判断。
B超能显示肝脏形态改变和门静脉增宽等肝硬化特征,对早期肝纤维化敏感度较低,但可观察到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肝实质回声增粗等典型表现。检查无创且价格低廉,常作为肝硬化筛查首选。
通过血液检查评估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合成功能。肝硬化患者常见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伴随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这种"酶胆分离"现象具有诊断价值。
CT能清晰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肝叶比例失调及脾肿大等结构变化,增强扫描可发现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建立。对鉴别肝硬化结节与肝癌具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注射造影剂。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通过弹性成像技术量化肝脏硬度。能发现B超和CT难以识别的小结节,特别适用于肥胖患者或超声检查图像质量差的情况。
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这是门静脉高压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检查时可同时进行曲张静脉风险评估,必要时实施预防性套扎治疗,是判断肝硬化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测量肝脏硬度值,结果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检查快速简便,可重复性强,对监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但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出现食欲减退、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复查,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进食需细嚼慢咽,避免坚硬粗糙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按医嘱服用抗纤维化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