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认知功能下降等。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增高或脑组织受压,可能由先天性畸形、颅内出血、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
头痛是脑积水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晨起加重或持续性胀痛,咳嗽、弯腰时可能加剧。头痛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膜牵拉有关,婴幼儿可能出现前囟膨隆。若头痛伴随喷射性呕吐或意识改变,需警惕急性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可引起频繁呕吐,典型表现为与进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多见于晨起时。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易激惹。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钠、血钾水平。
视乳头水肿是脑积水的重要体征,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复视或视野缺损。严重时可致视神经萎缩造成永久性失明。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落日征,即眼球向下偏斜露出上方巩膜。
脑积水压迫脑干或小脑可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时步基增宽、易跌倒。老年人常被误诊为正常压力脑积水,典型三联征包括步态障碍、尿失禁和痴呆。平衡功能评估有助于病情判断。
慢性脑积水可能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认知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痴呆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认知评估量表有助于量化病情进展。
脑积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突然体位改变,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以防加重水肿。建议定期监测头围变化,婴幼儿需注意保护囟门。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脑室扩张程度,治疗方案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等外科干预。